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08时40分
让百年党史照亮物探中心防震减灾新征程--靳莹晖
发布时间:2021-05-10 17:37:38
发布者:李怡青
来源:主站
浏览次数:145

让百年党史照亮物探中心防震减灾新征程
办公室党支部 靳莹晖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领路人。今年是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百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不断鼓舞人民斗志、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坚韧品格。今年是物探中心成立六十六周年,这六十六年同样也是物探人奋斗、探索和建设的六十六年,风雨沧桑,春华秋实,物探中心将认真学好党史这本最生动、最具说服力的教科书。
   不懈奋斗,共历艰辛岁月。在中国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之时,1921年7月的一个夜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一座二层居民小楼中秘密开幕,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但扭转中华民族命运的路途注定荆棘满布、步履维艰,国共合作的失败、被迫开始的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抗日战争的爆发等挫折,都没有阻挡共产党人前进的脚步。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引领下,一步一个脚印将伟大事业向前推进。
   物探中心66年来也始终如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来不挑不拣,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把工作做好。在许多退休老专家的回忆录中,都讲述了往昔的艰辛岁月。在栗文山同志的回忆录中,1975年隆冬,栗文山、李建堂和张富兴三位老师坐火车在青海民和车站测量,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火车晚点9个小时,无水、无食、更无火炉,大家就大衣解开把仪器抱在怀里蹲到墙角,冷气透骨,直打寒战;在于本行同志的《航测纪实》中,物探中心重力航测组从1978到1981年连续坚持航测四年,在航测过程中遇到大风天气时,飞机会上下颠簸厉害,大家忍受着头晕恶心、极度不适的身体状态,团结一心,互相鼓劲,战胜一次次困难,确保一次次测量精度达到千分之一的合格要求……工作中,大家坐火车掉过轨、坐飞机冒过烟、坐汽车悬崖边刹车失灵而撞山,但大家没有退缩!这就是物探中心从党的伟大事业中汲取的精气神!
   不断探索,勇担职责使命。在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成功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后,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每一步的探索、每一步的努力,都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物探中心66年同样“关关难过关关过”,1955年,物探大队因国家石油普查勘探战略需求应运而生,为国家石油勘探事业奋斗十年;1965年,响应国家建设需要开展金属物探,3年探索,为金属物探积累了宝贵经验;1968年,响应国家地震工作需求,转入地震战线,探索地震监测预报、开展地震构造勘探,已经过去53年。如今的物探中心,依旧坚持深入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地震构造探察工作、推进物探技术科技创新、全面加强物探装备建设,服务国家抗震救灾、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发扬着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仍需风雨兼程,物探中心在回首百年党史中,不断强化担当使命,展望美好明天。66年筚路蓝缕,66年薪火相传,物探中心将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进改革发展和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奋力开创物探中心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网站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