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发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地震构造部党支部宋向辉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百年党史记载着我们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苦难而辉煌的历史,全党开展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让全党全国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创造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与我们国家的独特制度优势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党的一贯主张和优良传统,能够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用于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就提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变总体弱势为局部强势的战略思想;建国初期,我们把资源集中在工业化建设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我们集中力量解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弊端,当前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也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使得我们能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准确抓住主要矛盾,短时间内取得历史性突破和发展。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防灾救灾等领域也得到重要体现。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主席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顶层设计,于2018年组建国家应急管理部,通过加强国家综合性救援力量建设,凸显了全国一盘棋、区域协调联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使得政府在应对特大危机时能够协调各方力量,更加灵活地整合资源,全面提升了我国应急管理的能力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物探中心的发展历程也充分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深部结构探测是物探中心的主责主业,但是单位成立之初,缺少最为关键的地震探测装备。面对数字地震仪被国外垄断的现状,物探中心毅然决然地开展地震仪器装备研制,将单位力量集中于地震仪器研发,资金不足时就通过单位集资的方式个人垫钱来进行研发,最终自主研制WTC-1、DAS、PDS等一系列数字地震仪,低功耗、超便携等指标在同期同类仪器中遥遥领先,打破了国外对地震仪器的垄断优势,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为物探中心地震构造探察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设备优势。90年代,面对物探中心资料处理解释水平与国外差距明显的困境,张先康同志从不同的科室抽调科研力量,集中力量发展地震测深探测方法,在国内开创性地提出按了人工地震三维台阵透射探测与成像技术、三维空间深地震测深观测与成像,以及超长观测距深地震测深技术等一系列地震探测核心技术,自主编写了数据装配、处理与解释的软件,极大地推进了单位物探技术的科技创新。
物探中心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通过集中单位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有效地解决了影响单位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当前物探中心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继承和发扬“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优势制度,推动单位不断向前发展。首先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要发挥党建优势,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把单位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部署上来。其次要聚焦主责主业,针对单位深化改革中的难点问题、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总结梳理出单位发展需要解决的“大事”,明确单位发展的目标。最后,还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为单位发展积蓄力量,夯实人才根基。新时代新征程,继承和发扬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必定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单位更好地发展!
网站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