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服务意识,发扬“三牛精神”,以高标准要求,为防震减灾事业添砖加瓦
——改革开放史学习感悟
保障中心党支部 梁莉
时光如白驹过隙,改革开放转眼已过4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天翻地覆的改变,中国在百舸争流的世界格局里实现了后发超越,在万象一新的科技事业中创造出了大国重器,在全球治理革新的进程中贡献出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们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普遍提高。近日,在物探中心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下,通过认真学习改革开放史相关内容,我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招,也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史。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自此改变。改革开放至今42年,从最早提出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目标导向,通过我们党不断探索与发展,到“十四五”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念,最大化地激发市场潜力,加速经济循环与发展的新思想。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积淀。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役,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些伟大斗争胜利的取得,进一步彰显了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我们完全有信心在社会发展道路上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二、物探中心改革发展道路上也离不开“保障人”的倾心付出
2020年,物探中心迎来了建队65周年,纵观物探中心发展历程,也是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从自然灾害多发的六十年代精简返乡到科技开发遍地开花的九十年代,再到深入推进改革发展的2020年,逐步确立了当前物探中心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正规军”的工作定位,物探中心也正在努力打造现代化物探基本业务、物探技术装备、物探科技创新、物探数据服务、物探科学管理等诸多体系。
2021年初在物探中心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认真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工作理念,对标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细化标准流程,全面提升行政运行和服务保障水平,想要实现奋斗目标,我们必须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2020年保障中心取得了疫情防控先进部门和年度优秀部门双先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保障人”在疫情防控阶段的“严防死守”,也离不开“保障人”在服务工作领域中的默默持续深耕。“保障人”通过不断自我加压,不断地适应新形势下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求。尤其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保障人”迅速部署了“五重”防疫体系,组织人员快速响应,保障了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从门岗的非常规值守到食堂个性化配餐服务,从公共场合消毒消杀到保障物资的统筹发放,“保障人”频频出镜,期间涌现出大量的先进典型,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保障人”与全体人员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整个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一环,让职工深切地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在纪念物探中心成立65周年文艺汇演中,由保障中心工会选送的自编自导自演疫情防控题材小品——《门口那些事儿》,凭借全体演职员的本色出演,重现了保障中心疫情防控期间的温情画面,在汇演现场引发了强烈的共鸣。不但弘扬了鲜明的抗疫精神,也深刻诠释了疫情防控面前“保障人”无畏的斗争精神和“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要谨记“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起拼,一定赢”的信条。通过奋斗,爬坡过坎,闯关夺隘,走出一片新天地。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继续为震减灾事业添砖加瓦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发展离不开创新,不断优化的创新工作机制将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源泉,“保障人”在强化服务意识的同时,还将发扬“三牛精神”,以高标准的要求,不断总结创新,为防震减灾事业添砖加瓦。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理念,正确引领后勤工作方向。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决定方向,方向正则目标明。二是注重细节,不断提升后勤服务水平。细节影响品质,细节显示差异。“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故能就其高”,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时时处处留心留神,发现管理服务的创新点。三是突出精致,不断提高后勤服务效益。“精”是提出管理服务不断创新的动力。后勤服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更新的更高要求不断自我鞭策,从而在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四是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后勤管理质量。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从上至下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结果,不断提升落实力度。其次是要发扬务实的作风,保障工作琐碎繁杂,同样需要踏实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遇到困难不缩手,干不成功不罢手,以实干求实绩,以实干求发展。
新时代的发展仍需我们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防震减灾事业添砖加瓦。
网站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