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奋斗基因 弘扬物探精神
信息中心党支部李怡青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防震减灾事业大力发展新阶段的初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8次就防震减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志之所向,无坚不入,抗震救灾精神历久弥新、熠熠生辉。物探中心作为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的“国家队”,历经66年风雨沧桑,发展自己、奉献国家,踏实践行“上下一心加油干”的实干品格。有幸作为其中一名青年干部,我愿将这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精神讲述给大家听:
物探中心有信仰,那是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坚定信念,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悔初心,更是所有地震人必须传承的红色基因和精神图谱。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有信仰就是发挥着牢固根本的效用。每一位物探人,都是大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的无悔“践行者”,是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忠诚“见证者”,是地震行业精神的强力“宣传者”,每一次的野外出发,每一场的地震爆破,都展现出防震减灾事业代代有人的传承与信仰。我们要努力在防震减灾的不断实践中,虔诚而执着,记录这份可贵的热忱;至信而深厚,坚守这种可贵的信念。
物探中心有呐喊,那是地震工作者的奋斗号角,也是勘探科研人的铿锵誓言,更是心系人民、共担风雨的大义情怀。为人民谋幸福、谋安全是我们心中的希望,也是我们前行的力量。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李松林老师为地震事业的发展奉献了大半辈子的时光。他出野外、布点位、建台站,废寝忘食中创新实践新技术;他培养博士、科普宣传,日夜兼程中将地震科技发扬光大。这样的优秀地震工作者有很多,前赴后继地坚守岗位、付出青春、无怨无悔,终成大业。
物探中心有腔调,那是野外勘测的酸甜苦辣,是科研攻关的硕果飘香,更是奋斗汗水里的热血味道。时代最美的刻痕就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2019年宜宾市长宁县6.0级地震后,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物探中心党组织把抗震抗洪救灾作为守初心、践初心的主战场,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危急关头豁得出去,应急科考队顺利完成了架设8台宽频带地震仪的任务,获得了余震的高精度定位结果,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付出自己的所有。
新时代到来,物探中心规划了新起点、站上了新跑道、开启了新征程,有志者不畏山高水长,躬身入局是我们唯一的抉择。我们将以冲锋之姿打造鲜明特色,抓紧抓好全面从严治党,肃静肃清良好政治生态,从治事到智事,从留人到引人,从打磨到构建,春去秋来,又是美好晴天;我们将用崭新面貌打好攻坚之战,牛年吹响牛的号角,知行合一,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科学部署。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囿于当下的困难,不困于暂时的瓶颈,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是勇敢者们的较量。
新时代到来,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就必须做到将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有机统一,坚持把地震勘测与持续不懈奋斗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信仰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眺望前方奋斗路,我们必将不辱使命,不辜负这历史机遇,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网站标签: